封面新闻记者 张杰 实习生 孙沁怡在线全职美工
在一个比较普遍将视频内容当“电子榨菜”的时代,做一个以哲学思考交流现场为主题的思想性聊天纪录片,会有多少人感兴趣?
2021年,做纪录片的朋友跟陈嘉映提议,要跟拍他的日常做一个哲学讨论主题的纪录片,他的第一反应是拒绝的。在陈嘉映看来,智性的深度对话,最好是发生在小范围高度信任的环境中。如果将之放在犹如汪洋大海的网络平台上,“落不下来”,而且他也顾虑,需要打开多个层面的哲学思考,会不会被互联网上容易出现的“yes或no”简单思维一句话打发了。
但邀请陈嘉映的这两位朋友,特别执着。他们是《十三邀》多季的出品人和制作人。在《十三邀》第一季,陈嘉映就受邀与许知远展开一场对谈,反响不错。在这两位朋友的大力劝说下,陈嘉映最终答应做这部哲学纪录片。
于是,在3年的时间内,节目组的拍摄人员跟着陈嘉映去学校课堂,拍他跟硕士生、博士生聊哲学开题论文,拍他在家中,在饭桌上跟毕业多年的弟子聊哲学,去看望钱理群先生并聊思想,有一次他跟哲学界多年的好友、现任上海纽约大学校长的童世骏教授一起,飞到挪威卑尔根,去看望两人共同的多年老友、当代北欧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居纳尔·希尔贝克教授。三个人在北欧街头边走边聊哲学……哲学发生在课堂里,也可以发生在饭桌上、行走的过程中。讨论的概念具体涉及当下与未来、人生与事业、世界与个体、观念与常识……
\n\t\t\t\t\t\t\t《解释鸿沟》海报\n\t\t\t\t\t\t\t
三年后,这些拍摄的海量素材被剪辑成7集纪录片《解释鸿沟》,于2024年5月上线。很多年轻人说,看着片中人的哲学交流现场,自己也不自觉爱上了思考,觉得哲学挺有魅力……目前这个片子在豆瓣有8.6分。
一部思考现场的纪录片的出现,并得到足够多的关注,也促使我们思考:在对诸多现象、事件,以及理解自我和世界的分析当中,哲学这门工具对我们的帮助到底有多大?互联网时代,我们如何训练自己更有建设性的交流、对话,而不是吵架、拉黑?毫无疑问,在一个意见纷飞的时代,这些都是极其价值的课题。
一个当代哲学家为何愿意被跟拍三年,他如何看待学术与大众之间的关系,他是如何走上哲学的道路?近日,封面新闻记者专访到陈嘉映本人。对于记者的问题,陈嘉映都给予非常详细的解答,并一如既往展现了他极具特色的细腻、严密的思维风格。
\n\t\t\t\t\t\t\t陈嘉映(本人提供照片)\n\t\t\t\t\t\t\t
用生命操持哲学 写出“the book”
《解释鸿沟》在播出期间,有一个小细节还上了热搜。那是陈嘉映有一次到学校跟他带的学生开论文讨论会,看到硕士生纠结的选题方向又大又难,他痛心疾首:“有两年时间都用在(写)硕士论文上,我一个老年人看觉得可惜啊。”他真心认为,硕士论文不应该写两年。对于一个硕士研究生来说,“怎么用最短的时间、最清楚地写一篇能通过的论文,这样就有时间去爬山、谈恋爱和好好读书。”这个片段播出后,在网上广为传播,得到很多人共鸣。有人说,“国内学术界像他这样说大实话的导师不多见”。
陈嘉映之所以这样说,不是他不鼓励学生有冲劲儿,也不是打消他们有学术上的宏大志向,而是他对哲学和生命都有充分的理解。几十年的哲学工作,让他深知思想创新不是那么容易,一个硕士毕业论文基本上可以肯定,解决不了什么重大的哲学问题。对于一个年轻人,生命的新鲜体验要比哲学论文更重要。
十多岁在内蒙古农村,一边磋苞米一边回答哥哥提出的概念性问题,陈嘉映由此进入哲学世界。之后至今,他已经用了差不多大半生的时间操持哲学思考,哲学成了他的生命状态,而且还正在进行下去。对于这样的学者,哲学是需要用一生来做的学问。
熟悉陈嘉映的人都知道,他声明主张,应该取消哲学本科,理由是本科生应该进行通识教育,踏踏实实学习基本知识。哲学是对经验的反思,对知识的反思。十八九岁的学生,没有多少人生经验,没有专业知识,反思什么?如果对伟大哲学家基于深厚经验和广博知识带来的思想无所体会,学哲学就会变成了从概念到概念的空洞运转,“如果学生没有任何专业基础,一上来就学哲学在线全职美工,容易把哲学做空。”
曾经有几年,陈嘉映在华东师大的哲学课堂上,总有各种行业的哲学爱好者来旁听,一听就是一个学期两个学期,还有的是常年跟着听。这些哲学旁听生有的是做生意的,有的在小剧场做演员的,还有的是公司职员。陈嘉映对他们都很欢迎,非常愿意跟他们对话,听听他们的问题和看法。这些听课者是带着丰富的人生经验,讨论起哲学问题,往往更容易言之有物。
但哲学毕竟是专门的学科,运思起来需要不少的、必要的行业术语,并不是那么好懂。哲学跟生活世界、心灵轨迹、思想境界密切相关。但陈嘉映也冷静地提醒大家,很多人爱琢磨,喜欢想点儿深刻的,甚至思考所谓的终极问题,但这并不必然等于是在思考哲学问题。有的青年,闷起头“自创”所谓的哲学体系,更是对哲学的误解和偏离。真正的哲学上道,还需要对思考所藉的概念本身发生兴趣。真正能在哲学上深入再深入一些获得真知,还需要沿着前辈哲人思考的道路继续思考,并借助必要的学术工具,专业概念词语。对于思想与学术之间的良好关系,他说,学术工作的终极目的,在于让凝练在文本中的生活世界重新展现,让凝练在文本中的思想作为那个活生生的生活世界的思想复活。
那么,那些哲学旁听生的收获如何呢?不见得他们全部都听懂了或者能跟得上陈嘉映所讲的内容。或许吸引他们的,不只是哲学内容,而是体验一种哲学思考的在场气氛,观看陈嘉映运思、说理的细腻过程。那简直是一门艺术:像打拳击一样,先收回来,充分考虑到各种可能性,聚集各种力量,然后再重拳出击,围剿目标,让问题得到澄清。
在一篇《初识哲学》的随笔中,陈嘉映曾提到,他要写一本“计划中的整体性著作”,“第一步是澄清感觉、知觉、知道、理解、心灵、灵魂等基本概念的含义,同时梳理出它们之间的联系。这可以看作我最早进行的概念分析工作。由于当时事变频繁,兴趣驳杂,哲学写作断断续续、零零星星,此后,对哲学和概念分析工作的理解逐步加深,越发不敢指望在一夜之间建立一个体系,但这个整体性的工作却一直进行下去,直到今天,我把它称作我自己的the book”。
\n\t\t\t\t\t\t\t陈嘉映作品
当“数理”取代“道理”,人类也许会面临更多挑战
在《解释鸿沟》中可以看到,总有不同的人,尤其是年轻人,学哲学的学生、教哲学的青年教师,来到他身边,问他各式各样的问题。人生的问题,哲学的问题,无休无止的问题,他都耐心给出自己的回答。这种回答不一定是答案,但一定会带来某种启发。在纪录片里,他不掩饰自己有焦虑或者说担忧。比如他担忧简单粗暴地说yes或者no,担忧站队、极端思维替代思考的宽容,担心“中间地带”的消失。
语言哲学、心智哲学是陈嘉映近些年来哲学工作的重要领域。科学与哲学,感知与理知,道德与情感等,也是他深度思考的概念。陈嘉映曾在他的《感知·理知·自我认知》一书中提出了一个重要判断,人类理性的工具化发展招致了“理知时代的终结”。他写道:“理知走得越远,感知的切身性或丰富性就越稀薄,乃至最后完全失去感性内容,变成了纯粹理知、无感的理知。”
科学技术发展推动生产力发展,改变了人类生活方式,帮助人类解决了很多问题。人工智能发展引发全世界瞩目。相比科学而言,哲学显得很老旧,显得不那么实用。以至于一度还出现了“哲学已经被科学取代”的声音。
哲学与科学的联系和区别,是陈嘉映重点思考过的对象。在他看来,亚里士多德意义上的哲学,其部分功能在现代社会确实已经由科学承担,但科学无法整体取代哲学。因为哲学跟科学探究事物的道理,在性质和方法上都有重大区别。科学探究事物,主要是为了获取知识。而哲学探究事物,不只是获得知识,而是通过努力贯通这些道理,并领会人生的意义,解答“什么是良好的生活”。与此同时,也不得不说,科学的进展,的确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哲学,“有了科学作为参照,哲学获得了更加明确的自我意识”。
对当下数字化和人工智能迅猛发展的时代,陈嘉映也报以忧思,并提出当理知脱离了感知,当“智能”取代了“智人”,当“数理”取代了“道理”,当理性沦为了赤裸裸的工具理性时,人类也许会面临更多的挑战。
\n\t\t\t\t\t\t\t陈嘉映作品
思想的旅行,让哲学家年轻
其实,面向学术圈外的受众展示哲学的魅力,对于陈嘉映来说,并不是陌生的事项。在前互联网时代,他就在专业著述之外,出版过《无法还原的象》等多部思想随笔,用非论文格式的“友好”面貌进行哲学阐述,运思逻辑和文笔风格兼佳,深受很多读者喜爱,尤其是让非学术圈但有思考习惯和深度阅读兴趣的读者深有收获。
1981年春天,29岁的陈嘉映,从京城出发南下,用两个多月游历了大半个中国。其时整个社会文艺复兴热潮滚滚,眼前的山川河流欣欣向荣。他个人也正处于一往无前之中——再过几个月他就要从北京大学外国哲学研究所硕士毕业,未来一片光明。一路上他状态极佳,每到一个地方就给在北京的父母亲人写信在线全职美工,汇报自己这趟行旅中的见闻与思考。这批信件多年后被整理出版成书《旅行人信札》。
\n\t\t\t\t\t\t\t陈嘉映作品\n\t\t\t\t\t\t\t
那真是青春的旅行。十多岁的陈嘉映曾去内蒙古插队务农8年,劳作之余酷爱阅读,尤其是文学和哲学。之后他返京考进北大,先学德语后学哲学。现实生活的磨砺和高等学府的深造,锻造了他敏锐的观察和思考能力。从他当时的家信就可以看到,小程序美工当时他的写作就已经融合了文学与哲学的双重魅力,文笔清新健朗,思考深邃,言之有物。
当旅行乘坐的火车经过娘子关,他铺开信纸,给父母写下第一封信。开篇是这样的:“华北平原真单调,今天倒是沐浴在一片春阳里,到处种着冬小麦,所以大地还透着青色,树梢也有回春之意……播音器里介绍着名胜娘子关,伴奏以sweet home奏的轻盈感人,娘子关一带,确实美丽。”如今读起来,依然忍不住感叹这是一流的散文作品。
陈嘉映不是专职文学家,他的主业是进行哲学思考、论述,但他对文字很讲究,有自己的写作美学,“文章之道,不过达意而已。事质平实,无须感慨万端;热情洋溢,不必巧弄含蓄。就我个人而言,只望得建安盛唐之万一,真率朴直,少弄花头,自然就有刚健在其中了。”他说。
在长江渡轮上,陈嘉映“独自寻一处清静,接续昨夜古拜经台上的思绪……我虽事哲学,却不喜玄言。想不清说不清的事情是有的,那我们就再去切实体会思考,再试着把话说明白,绝不敢拿了自己的懒惰去冒充得道。笼而统之的得道,的确用不着很费心,难的总是把实实在在的困惑理出一二头绪来……”在另外一封信中,他提到人需要具备一种想象力作为“穿透力”,“进入公共的世界,建立人与人、人与世界的实在联系。”
语言有边界。但人有义务把能说清楚的尽量说清楚,而不是模棱两可不懂装懂糊弄人。通过思考和想象力建立人与人、人与世界的真实连接。这些如今看来依然新颖、有重大启发性的观点,是陈嘉映40多年前在私人旅行的家信里就表达过的,也是他这么多年来做哲学一直没有偏离的主轴。
在线美工陈嘉映的哲学之路起步于少年时代,在内蒙古突泉县永安公社插队。他经常与哥哥嘉曜一起读书和聊天。兄弟俩一起读书、辩论、求真,努力弄明白一些模糊的观念。从此,他的人生走进了有哲学维度的阶段。从观念与现实,概念与内容,再到命运与人生。
在40多年里,陈嘉映授课、著书、演讲,吸引众多青年爱上哲学,爱上思考,从事哲学。除了撰写的哲学教材《简明语言哲学》让无数学子受益外,他的哲学文章、思想随笔被出版成书,广为流传,深受广大热爱思考的非哲学专业人士热爱。从29岁的信札里流淌出的遏制不住的生命力,结晶成一部部作品:《无法还原的象》《从感觉开始》《哲学·科学·常识》《说理》《白鸥三十载》《价值的理由》《何为良好生活》……
陈嘉映喜欢柏拉图和美酒,以及贝多芬“D大调”,归根结底最爱求真、智慧。在《无法还原的象》自序中,他写道“历史像生活一样,总把最美好的赠给爱它解它的心魂”。
29岁壮游大半个中国的青春时光一去不复返。如今的陈嘉映,何尝不也是在旅行呢?2023年,他在挪威海边散步。此时的陈嘉映已经70岁。他步伐轻盈,在礁石间跳跃。不再是29岁壮游大地的状态,他会被妻子叮嘱“小心不要闪到腰”。站定时他眺望远方,目光依然敏锐。思考的活力让他依然年轻。
对话陈嘉映:
“人生并不总是在解决问题”
陈嘉映,海德格尔、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专家、《存在与时间》中文译者,编著有《海德格尔哲学概论》《〈存在与时间〉读本》《维特根斯坦读本》等。1952年生于上海,6岁迁居北京,1977年考入北大西语系德国语言文学专业,不久考上西方哲学专业研究生。1984年赴美留学,1991年取得宾夕法尼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。1994年执教北大。2002年转至华东师范大学,现为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特聘教授,首都师范大学燕京人文讲席教授,浙江大学城市学院钱塘特聘教授。
封面新闻:虽然此前你也做一些圈外交流,比如跟艺术家、科学家在一些公开场合对谈,也出版多部随笔集很受普通读者喜爱。但总体来说,你的哲学活动主要发生在学术圈内、高校里。这次发布在网络平台里的真人原貌性质的纪录片,是第一次。一开始你对拍这个纪录片还有些担忧。《解释鸿沟》播出以后,你自己看了吗?感觉如何?
陈嘉映:我把这部纪录片整个儿都看了一遍。我的整体感觉是,“腾讯视频尤里卡工作室”能把这个纪录片拍摄、剪辑成目前这个样子,是非常不容易的。虽然在前几年的拍摄过程中,我已经感觉到了他们工作的艰难,但是看到最后成果的时候,还是又深深感受到了这种不容易。
封面新闻:在你看来,他们做纪录片想到要拍你的哲学生活,是出于怎样的考虑?
陈嘉映:从我的角度来看,我觉得,他们是想拍一些以思想为业的人,正在考虑什么问题,他们是怎么考虑的,并连带呈现思考者的一些生活状态。这个片子并不是要拍成一个哲学教科片。因为要详细解释我们在片中讨论中涉及的思想,需要长年累月、非常细致的、系统的工作,显然这不是一个纪录片所能承载的东西。如果我这样理解他们拍这个片的目标没错的话,那可以说,他们的目标是达成了的。
封面新闻:在这个纪录片的弹幕中,以及其他平台上,可以看到不少网友说,看到《解释鸿沟》之后,爱上了思考,发现了哲学的魅力。你作何感想?
陈嘉映:如果能帮助更多的年轻人爱上哲学,这当然是好事儿。其实你也知道,我一般不把哲学看作是一门学科。如果有人爱上哲学,我的理解是,他们爱上的是思考,更愿意自己去想问题,更愿意去跟别人讨论一些这种我们叫做哲学问题的课题,这当然是件好事儿。
封面新闻:近几年,包括人类学、心理学、社会学、哲学等领域内的卓越学者,通过大众媒介向非学术圈的人输送专业知识工具、精神资源,对于当下青年人的精神困惑,是很好的支持。比如前两年学者项飙提出的“消失的附近”等等。您如何看待学者与大众之间的关系?两者之间,合理的、理想的状态应该是怎样的?
陈嘉映:在我看来,学术和日常的关系分很多层。有的学术工作,确实是很专门很专业,非专业人士确实是插不上什么话。但有些就跟大众天然会比较接近。拿历史学来举例说,有些历史考证,就是专家之间讨论的内容,大众插不上什么话。但是,对于历史事件的那种史识,这个当然跟大众是可交流的。我们虽然不是历史学家,但我们也会有自己的判断。而且不能绝对地说,只要是历史学家,他的判断就比我们非历史学家的判断来得更准确或者更高明,这真不一定。此外,今天还应当考虑到这一情况:现在的学术普遍有封闭化的倾向,容易陷入自产自销的自循环过程。那么,在这种具体的实际的状况下,我觉得打破学界和大众之间的这样一个壁垒,就显得格外有意义。
封面新闻:在《解释鸿沟》节目里,能看到您与好友、上海纽约大学校长、哲学教授童世骏老师,在2023年夏天,一同飞往挪威卑尔根,去看望你们共同的老友居纳尔·希尔贝克教授。你们三个人在交流过程中,对当下世界所面临的问题发表了各自的看法。我记得你在跟他们交流的过程中,其中有一处大概表达过这样的意思,在物质世界、现实面前,哲学比较无力,因为世界要发生什么,还是发生了,似乎哲学改变不了什么。我想问的是,总体来说,你对哲学与世界的关系,持怎样总体的看法?
陈嘉映:其实,我倒不是一般地说哲学对改变世界比较无力。现实历史的改变受到太多太多因素的影响,比如包括技术、政治、军事、地理、气候等等。总的来说,我认为思想跟历史发展的关系,不能完全放在同一个平面上来看。比如说,如果有人问,艺术在多大程度上改变了世界?我会说,一个有艺术的民族和一个艺术能力和艺术作品贫乏的民族,他们的生活本身就是不一样的。这个改变不是在一般的历史因果论意义上的改变,而是整个民族生活的层次不同。我可能更多会从这个角度来看待所谓哲学和这个历史的总体关系。
封面新闻:《解释鸿沟》这个节目名字,我觉得很耐琢磨。解释之间有鸿沟,那么我们该如何跨越这种鸿沟呢?麻烦陈老师讲一下这个名字的意思呢。
陈嘉映:“解释鸿沟”本来是“心智哲学”内部的一个提法。但是我相信他们做这个纪录片最终使用这个词语当名字,用意可能要更广泛一点。比如他们会认为,现在这个世界的方方面面,在各种问题上,都似乎存在着愈演愈烈的解释鸿沟。那么,怎么去跨越这个解释鸿沟呢?在我看来,思想家们如果能在解决这个问题上,做出一些贡献的话,他们的贡献将是,首先弄明白这些鸿沟是怎么产生的,哪些是真正的鸿沟,哪些只是臆想出来的或者字面上的鸿沟等等。大概只有澄清了这些之后,才谈得上跨越鸿沟。
另外我可以谈一点“心智哲学”中的解释鸿沟大概是怎么回事。解释工作的产生在于,我们作为人的很多感觉,不能完全用物理学的方式来解决或者来解释。或者说,物理学、生理学提供的解释,只是一个特定方向的解释,并不能够在感觉的层面上加以解释。
总体来说,在一个意义上,好像是有鸿沟——我们对于感觉的解释,跟这个物理学的解释的确不是一回事儿,也就是说物理学解释不了我感觉层面上的一些问题。但另外一方面,也并没有真正的鸿沟,这些差异彼此还是可以勾连起来。就好比说,我在做一件事儿,你也在做一件事儿,咱们俩各自做的事儿呢,能够互相扶持,但不是一回事儿。如果硬要把我做的事情来替代你做的事情,或者你做的事情替代我的事儿,那么就产生了所谓的鸿沟。
封面新闻:当初受哥哥影响开始爱上哲学,如今与哲学已经相伴几十年。虽然哲学提供不了终极答案,却让我们活得(比不学习进行哲学思考的我们)更清晰一些。你有怎样的体会?
陈嘉映:这个问题可能有点像你上面提的第三个问题,虽然一个是历史层面上,一个是个人层面上。说哲学不解决什么问题,这是一个通常的提法。我自己有时候也会这么说。但是,在一个更重要的意义上,人生并不总是在解决问题,人生就是活嘛。致力于让你的生活有良好的改变,生活在更丰富的层面上,这个可能是更重要的。
(除备注外由出版方提供照片)在线全职美工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本网站立场。本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如因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我们联系的,请联系我们及时处理。联系方式:451255985@qq.com,进行删除。